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植物离体培养器官分化的5种类型
植物离体培养器官分化的5种类型
编辑 :

科汇华晟

时间 : 2024-12-22 10:12 浏览量 : 110

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器官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其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划分。以下是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分化过程的差异,所划分的五种主要类型:


1.原球茎发生型:

原球茎是一种类胚组织,由细胞或组织培养经原球茎途径再分化成小植株。

培养百合、兰花类的茎尖或腋芽可直接产生原球茎,继而分化成植株,也可以继代增殖产生新的原球茎,这取决于培养条件和培养基。

2.芽增殖型:

通过茎尖培养或诱导形成丛生芽,进而实现芽的增殖。

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较高的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形成,然后切取较大的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成苗,小的丛生芽切割后继续扩大繁殖。

例如,勿忘我、地被菊、矮牵牛等植物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。

3.器官发生型:

器官发生包括芽分化和生根,是植物离体培养中较为普遍的植株再生方式。

芽原基多数起源于培养物的浅表层细胞,为外起源;而根原基多发生于组织的较深层,为内起源。

通过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株的方式主要有三种:先芽后根、先根后芽、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芽和根。

4.胚状体发生型:

从植物叶片、子房、花药、未成熟胚等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,经过一系列发育阶段(如原胚期、球形胚期、心形胚期、鱼雷形胚期及子叶期)而发育成植株。

这种胚状体具有数量多、结构完整、易成苗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,是植物离体无性繁殖最快的方法。

但能诱导胚状体的植物种类及品种还不多,其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。

5.无菌短枝型:

将待繁殖的材料剪成带叶和节间的茎段,转入培养基,一定时间后可成苗,再剪成带叶和节间茎段,继代又可成苗。

例如,葡萄、马铃薯、满天星的繁殖就采用这种方法。

该方法能迅速获得一个或一丛苗,遗传性状稳定,培养过程简单,适用范围广,移栽容易成活。


这些类型反映了植物离体培养中器官分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在实践中,可以根据具体植物种类、培养目的和实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培养类型和方法。
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6371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