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癌类器官培养步骤主要包括类器官制备(组织处理)和类器官培养两大步骤,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解析:
一、类器官制备(组织处理)
组织获取与清洗:
从医院或研究机构获取新鲜的肠癌组织样本,通常这些样本需要在4℃条件下保存和运输以保持其活性。
将组织样本放入预冷的PBS(磷酸盐缓冲液)中,以去除血液和其他污染物。
使用无菌镊子和剪刀剔除脂肪组织、坏死的肿瘤组织(通常为黄色或白色),只选取活的肿瘤组织(通常为粉红色)进行后续处理。
组织切割与消化:
将清洗后的组织切割成1-2mm³的小块,这一步可以留存适量组织用于测序、免疫组化分析等后续研究。
将剩余的组织块切碎,并加入适量的预冷类器官培养基。
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将肿瘤碎片悬浮液转移到含有解离液的离心管中,轻轻震荡混匀后,放置于37℃培养箱中解离一段时间(如1小时),期间每隔一段时间(如15分钟)轻轻震荡或吹打混匀一次以促进组织消化。
细胞收集与计数:
加入适量的预冷DMEM/F12(含10%FBS)终止消化反应。
将悬浮液经过细胞筛网(如70μm或100μm)过滤,以去除未消化的组织碎片和杂质。
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在4℃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(如450g离心5分钟),以收集细胞沉淀。
若细胞沉淀有明显的红色,则可以使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以去除红细胞。
清洗细胞沉淀后,使用适量的DMEM/F12重悬细胞,并进行台盼蓝染色和细胞计数以评估细胞活力和数量。
二、类器官培养
基质胶混合与铺板:
将冻存的Matrigel(一种常用的基质胶)在4℃下过夜解冻。
在冰上以一定的体积比(如3:1)将Matrigel与细胞悬液混合均匀,避免产生气泡。
将预热的细胞培养板(如24孔板)从培养箱中取出,并将混合液接种在各孔中,注意接种在孔的中心位置并避免接触侧壁。
将培养板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后(如5分钟),转移至37℃、5%CO2的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(如10分钟),使Matrigel固化。
培养基添加与培养:
向每个孔中缓慢滴加适量的预热类器官培养基,确保基质胶被完全覆盖。
将培养板放回37℃、5%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。
每隔一段时间(如2-3天)更换一次培养基,以确保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。
类器官鉴定与传代:
通过显微镜观察类器官的形态、增殖速度等特征,以评估其生长状态和质量。
当类器官达到一定数量或密度时,可以进行传代操作以扩增类器官数量。
传代操作包括消化分离Matrigel、收集细胞沉淀、重新铺板等步骤,具体比例和条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。
类器官冻存与复苏:
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类器官,可以进行冻存操作。将消化离心后的细胞沉淀加入适量的细胞冻存液,然后转移至冻存管中,利用程序降温盒缓慢降温至-80℃,最后转移至液氮中长期储存。
当需要使用冻存的类器官时,可以进行复苏操作。将液氮冻存的类器官放置在37℃水浴锅中进行解冻,然后加入适量的培养基进行培养。
需要注意的是,制备不同的类器官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添加物组合,即使结构非常相近的组织,制备类器官所需的添加物的组合也不尽相同。因此,在进行肠癌类器官培养时,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具体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。